開始有在烘培後,一開始是怕自己三分鐘熱度,會做一做就放棄,所以不敢買太好,只買了一個吐司膜,後來才又慢慢買了墊子、切割片、吐司分片器、麵包刀,甚至開始在大創買了一堆器具。舉凡刷具、桿麵棍等等。發現自家附近有烘焙店後,甚至還買了可可粉、一些香料等物,結果這樣買一買也超過幾千元了。

玩了一、二個月後,覺得每次弄的吐司都不夠吃,往往週末弄好的吐司,不到週二就又吃完了。但又要上班,回到家再弄已經滿晚了,想要隔天早上吃到熱呼呼的吐司,開始想要預約功能的麵包機。另外看了許多焙焙好手的介紹後,大家都覺得除了一鍵行程外,如果有滿多自訂行程的就可以製作花形吐司等等,仔細看了許多人的推薦,大多推薦 Pansonic 的麵包機,有點被勸敗,我也好想要日貨的。於是想說年末時到日本玩的時候順便買麵包機。

在有著良好的規劃,冰箱的菜總算慢慢減少,餐飲費也慢慢的降,該買的廚具都齊了差不多了,所以這方面的花費也減少了,太好啦!一直捨不得煮的松板肉總算慢慢煮完了,說實在個人覺得這肉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吃耶!為何這麼多人覺得高級,總覺得要用很重的味道去壓掉一些不呷意的味道。

另外上月底買了個麵包機,九月可以用它大展身手啦!弄了好幾次的吐司,有幾次嘗試夾餡但失敗,可能是餡料太多,第二次發不起來,還有幾次做除了吐司之外的料理,用 Carol 老師教的”撇步” 煮烏豆沙,就可以包蛋黃酥了!蛋黃酥家人都說好吃,但個人覺得蛋黃有種腥味,希望可以更好吃。

自製培果
醜的被我蓋在下面了,但沒想到成功的這麼好看,又好吃!

八月份開始會規劃便當的菜色了,先想好一週要煮的清單,大概分兩次採買,肉類的就先到 Costco 買大量的分裝好放泠凍,葉菜類的就買附近的全聯或家樂福,看本週要煮什麼菜就買什麼菜。四人份的便當可以帶兩次,週一晚因為要運動,所以週日先煮好週一到週二的菜,週二晚上再煮週三週四的菜,週五就跟同事小聚餐。

經過這樣的規劃,冰箱總算不會一直塞爆,然後也很有計劃性的菜把吃完。也不會讓自己太累,一直在煮菜,能夠有閒暇時間運動及做自己的事。

飯盒
承續過往媽媽帶飯盒的方式,菜都塞在一起啦!豬頭最愛的香腸

結婚後自己發現自己滿愛煮東西的,於是乎就開始了料理人生。五月時因為婚姻大事比較忙,大多還是外食,六月時因為廚具還不是很夠,也沒煮多少東西,二個月吃了這麼多的外食覺得有點,七月開始玩一些焙焙,烤司康,烤吐司,煮果醬,想說把一些自己小確幸煮的東西紀錄一下。

看到瀑布啦!真開心

之從上回的黃金陵線之後,大家心有餘急,想說不要再爬這麼驚險的路段,於是乎找了似乎比較容易,又不會太簡單的路線。因為這行人之中有人怕太難,有人卻又想難一點的,真難喬,在篩選了數個路程後,總算選定了這條啦!

算是有親子路線,也有需要攀爬的道路,然後也有幾個獨木橋的路段,這樣應該算難又不算太難,算簡單又不算簡單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