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

個人興趣

Category

說穿了,這是一部愛情片,脫下特務情節的外殼,只是一對男女情慾的攻坊戰,一個不准讓人進入內心,一個利用肉體讓他進入內心,總之,如果這部片在「瞳你眼」之類的劇情上看到,一點都不意外。

但厲害的就是,文學家張愛玲用他的筆寫下了男女之間的糾葛,而大導演李安就用他的鏡頭、他的詮釋方式讓人了解何謂愛了。

話說昨天我才感嘆自己的創造力下降,晚上時馬上做一個怪夢,也許是因為睡前看了榮格(註1)的自傳,自傳中提到「集體潛意識」(註2)讓我心中有一些想法,但沒有馬上浮現。

晚上時,這股靈感就潛到深沉意識中了。

我夢到跟一個精神分析師走在一起,他是一位德國人,至於為啥會跟我走在一起,前面的情況我已經忘了。他是德國人,英文沒有很好,所以我可以大方的用破英文跟他對話。

我跟他在過一個馬路時,跟他提到「移情作用」(註3)。人類對同樣情愫的事物,在不同環境時,會有轉移的現象,也許是看到某種相同的質,於是有了移情作用。這論點其實是基於榮格書中所提到的一點「情結」(註4,在睡前看這類傷腦的書得確不宜) 移情基於情結,讓人產生了同情心,人對曾經傷害自己與傷害別人所擁有的罪惡感,彌補作用或相似作用,有著想嘗試或遠離、逃避的心理。

我又把亂步地獄看一次了

最近不知道怎麼了,突然又想看這類怪怪的影片
我把《鏡地獄》跟蟲重新看了一次
「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所反映出來的,兩者皆不是真實或虛構的
充滿地獄火焰的天空,我擔心著是否我將去那裡      」
-鏡地獄

還有《蟲》
「因為我愛你,每天都好像活在地獄裡一樣」

是呀~因為我深愛著你,我接受了我最抗拒的事物,人類世界的蟲像是在侵噬著我全身的細胞,為了你我接受了這些考驗,恍若身在地獄之火中燃燒著。我畏惧著你不愛我,我害怕著希望你只屬於我。現在你在我的身邊,就不會受到那些蟲的欺悔了。

淺野忠信輕撫著她的手,溫柔的碰觸著冰冷的屍體,甚至將自已的頭,埋入腫帳的屍體中…

愛就像地獄一樣。

唉唉~由一個不常看書的人來說這個話題實在太虛啦XDD
不久前跟好友聊天時,聊到現代的人都不常看書。我跟他才剛踏入社會,他發現周遭的同事很少人在看書,對此我不禁感到好奇。以往我所遇到的朋友都有在看書,只是聊天時不會刻意聊到閱讀的事情,只有在聊到同樣喜好的書籍時才知道,原來他也有看過。

不過出社會才發現真的滿少人看書的呢。調查了一下周遭同事的閱讀習慣,看書的比例不高,平均一個月有看到一本就算了不起了呢~其餘時間可能在加強職場訓練,所以都看工具書吧~

前陣子看到一個遠見雜誌的調查數據,我附加了一些自己由數據得來的想法
如下:

周六起了個大早,參加了期待已久的研討會,這是一個有關科技藝術的課題,而面對台灣最近的興趣的科技藝術,或是新的藝術表現手法。我有著深厚的興趣,長久以來也都關注著這一塊的發展,想到許久沒有參加研討會了,想學習一些新東西,讓腦子刺激活洛一下。

最近又把陳封已久的古典樂拿出來聽,在清單中放著我許久不敢動范宗沛的孽子,不自覺得又把它打開了~啊~~又深深受到吸引。

樂音響起,又讓我想到看孽子時的情景,台北新公園的畫面、范植偉那雙純真的眼神。龍子與阿鳳轟轟烈烈的愛情史…

大提琴彷彿在低嗚著,那不能曝光的愛情,又痛又深刻。強烈著起伏

范宗沛太厲害了,文學與音樂的結合,竟然如此恰當。

圖片來自:http://lokwan.promobook.net/

話說我看書的朋友,也漸漸的變少了。
開始上班後,不知是看書的時間變少,還是喜歡看的書在周遭的朋友間根本無用,很少人跟我聊他最近看了什麼作品而感動雀躍,有時候也覺知音難尋,不知是該窩在自己世界中看書,還是出去看看書局的人都在唸什麼書。

昨晚在HBO又重新放映一次,一部雋永經典的小品,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。國中看過一次、高中看過二次、直到大學畢業後又再度回味一次,這部片,每個時期都讓我有不同的收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