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

程式設計

Browsing

公司因為沒有屬於個人的環境,多人使用同一台 FTP 且沒有 SSH 的權限,很容易碰到互相搶資源,蓋 code 的狀況,為了避免這樣,只好大家說好上下午或輪流開發。另外也會常發生不知為何頁面空白了的原因,原來是有人正在改程式,直接印出,造成後面的狀況就死了…

via: http://teamcaffeine.wikidot.com/ebay

進入第二間公司 後,學到最多的是對於金流、物流的認識,從介接第三方的金流到物流商的資料介接,雖然不是直接開發,但從一起合作的工程跟文件也學到三、四成功力,還有一些跟 EC 相關的商業邏輯也在處建立一些常識。

整個系統最大的特色是用 MVC 這也成為主流了,但用的不是坊間常開到的 framework, 而是自己開發整個 MVC 的架構,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上商品的 Business Model。那時候開始摸 CI, cake PHP 等等的 framework, 過去待過的第一間公司雖然想用,但無奈機器的承載不太好,必須要求極輕量的開發,所以只有大量的 function 使用,根本無所謂什麼 Design Patten 等等… 最多就是 View 有切開

接下來講一下當時轉換所擬定的進行方向跟流程

  • 首先圖片的東西會先偷跑,將服務徹換成直接上圖片相簿後,停止圖片上傳,接下來批次過去的圖片丟給相簿系統,轉換文章內的結果。
  • 另外增加一台測試資料庫,將 db2, 3, 9 => db_new 的資料表中。轉換資料庫時,用每個 blog id 為單位進行轉換
  • 先轉換超過六個月未更動的站台,再逐漸轉換較新的站台及文章。最後暫最近一個月,最近一週的,最後一天做停止新增文章及評論,將所有最後一天的文章轉換完畢後,切換系統
  • 在進行轉換程式的開發時,也同時做吃新的架構的底層程式跟前台程式。合理來說應該轉換完的站台在新的底層程式中應該要可以呈現才對。
  • 系統切換時間。系統切換完後,舊的資料也還要保留,觀察是否有未轉完的。留下轉換程式待上線時備份留存。


我鮮少談及自己的職場經驗,不過有些東西的心路歷程想留下個紀念。
畢業第一分工作是在大型網站服務,有些同仁說這裡是菜鳥練習場也不為過,當時沒想太多,不過現在想來,很感謝前公司給我的環境讓我有所發揮。

我待的單位是網站服務上的其中一塊,免付費的內容提供服務,讓人自由撰寫文章 發表評論,甚至簡單的社群交流,留言等服務也有,在我進去前,它已經存在好些年,已有大量的文章跟留言等等內容,經營這個服務有個團隊,有編輯、企劃、工程師、專業領導人。當時的流量可以從500萬到1000萬,文章的總量約為二千多至三千多萬筆文章,佔了系統多大我忘了。

在部落格掘起,網站開始面臨轉型,但過去創立時的基礎架構不是為了部落格設計的,為了不讓網站的開發停止,只能先換換皮讓使用者不覺得網站停滯。不過開發還是會受到很多限制 時程也會因為疊成架屋的影響而變得冗長,在經歷前端換皮後,接下來的開發勢必必須將底層結構轉換。

以下簡單講這次的架構更換經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