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

閱讀心得

Category

於是乎我緊接著又翻閱著失蹤者這本書,對於他沒有斷句一氣呵成的寫作方法,雖然有點吃不消,但讀完審判後是比較能接受他的寫作風格,那一氣呵成,彷若霹靂連貫語的筆法,就像他的精神力一樣,他多麼想一口氣將所有靈感寫下,而在他書裡的主角也帶有那麼一點超齡的神經質。

失蹤者可說是他在三大孤獨系列中,最陽光的一部作品了!雖然主角一直帶塞,不是被誘拐,就是不小心被欺侮,但他始終沒有對自己的原則妥協,也從未對人性失望,只是這樣的男性,是不是太過於顯的懦弱跟悲哀了呢?而書中的女性大部分也都是對他感到同情,不然就是想要欺負他而在一起的。

男主角始終沒有放棄他要繼續前進的力量,就算遭受打擊,也許,是因為身邊的貴人讓他的人生時起時落,也許是他對美國這個異鄉充滿著美好的憧憬跟幻想,不禁讓我想像卡夫卡他是多麼想像他筆下的男主角一樣,逃離布拉格,逃離一直離不開的家鄉,逃離父親的控制跟掌控,就算貧窮,就算被欺侮也想在異鄉展露頭角。

可惜的是這本書沒有結尾,也許跟城堡一樣,無盡的迴圈是要讓你去思考他接下來的動作,留給讀者一個美好的想像空間也是不錯,藉由書中的人,來反思自我存在的意義,這就是存在主義最令人感到吸引力的地方,不斷懷疑,自己身在世上的種種。

最後一句最令人印象深刻,卻也最令人感到心寒…

是的,我不是在閱讀恐怖小說,但真實之中的荒謬偶爾比夢境還真實,而所帶來的恐惧是伴隨著無力去更改龐大體制下的無力感,那種疲累隨著案件的時間托愈長,而感到粍損。我們在法的門前,沒能進入門裡,卻又不敢進入,如同他在《在法的門前》的故事一樣,警衛並不知道門裡的狀況,而鄉民們想一窺真面目卻被阻擋,但警衛還是有留下『如果你想進入,你可以大方的進去,也許裡面沒有其它人會阻擋你,或許會有』不管是在不是在法門前,只要是在任何真理,或是面對一個龐大的體製門前,大部分的人都不得其門而入,因為太過的組織讓我們恐惧,事實上也許也只是自已想像跟造像出來的。事情並沒有你所想得這麼難懂,沒有這麼不得法理

他留著大鬍子,神情嚴肅又溫和,如同一個親和的朋友,大家都叫他切,而他不管到哪,碰到人民一定是親身接觸,而且握著他們的手,問侯著『你好,我叫切,你呢?』

這是 28 歲的奮鬥給我的感覺,片中穿插著他後來在聯合國會議上的演講及美國記者訪問他時,他的回應。那些黑白的片段雖然是後來拍攝卻顯得很真實,彷彿他就是這樣坐著,嘴著煙斗,說著那些話語。

『革命最重要的是愛,對正義的愛、對人性的愛…』

因為愛,格瓦拉離開了他的家鄉,那個當時算是優渥的中產家庭,父親是醫生的他,也承續了父親的職業學醫。
因為對正義的愛,他旅行時與好友走訪南美洲各個麻瘋醫院,對這些病人遭受不平等的待遇感到要對社會改革對的熱切。
因為對人性的愛,他看到了印加民族在被侵入時的高貴及那些遠古遺跡而感動。

格瓦拉在當世已不存在了,但一個人的精神如何永留世間,比肉體存在時的感動還漫長,這是目前普世社會無法想像的。而長久以來在資本主義社會長大的我們,個人的成就已被教育成比大眾的成就還高,是否這樣就是目前的成功模式了?我不知道,但努力賺錢想溫飽三餐的我們,如何去了解聖人的成就不在這些工作生活裡,而在犧牲、貢戲、救民族。

學醫又搞革命的人,讓我想到了國父,也許在當世只有學醫的人才會有救世的想法,跟具備高知識吧!

前一陣子看了一本漫畫叫『魔人偵探』。男主角─腦嚙涅羅是位專食『謎』的妖怪,魔界裡的『謎』被他吃得差不多,於是他從魔界到地面上來尋找『謎』,期待人類世界有更大更美味的『謎』。確實在人類世界裡,人性充滿各種詭譎與狡詐的可能,到處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謎。而女主角─彌子是由男主角找來掛名奇怪的偵探社社長,藉此讓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大啖美『謎』。女主角雖看似柔弱單純,卻是心思細的女子,腦嚙涅羅從外在形而,透過非人類的理智客觀思想破解『謎』團。而女主角則用人性與感情跟犯人交心,一人攻外,一人攻內。

圖片來源:google搜尋圖片 http://www.feifeibooks.com/bookshow.htm

《怪物MONSTER》總算讓我看完了,記得剛開始接觸是高中還國中…忘了,我這人就是記憶不好,而且也沒有耐心等他一集一集出完,於是從當下就下定決心要等它出完後,一口氣看完…沒想到這一等,竟是無數光陰過去,這其間有許多的白痴搞笑漫畫陪著我,當然也有嚴肅的漫畫陪著我(挑書的眼光還真兩極,不是極盡嚴肅就是極盡搞笑低俗…)重拾《怪物》已是不在學校中,成為社會的新鮮人後了,想來還真是滄桑。

唉唉~由一個不常看書的人來說這個話題實在太虛啦XDD
不久前跟好友聊天時,聊到現代的人都不常看書。我跟他才剛踏入社會,他發現周遭的同事很少人在看書,對此我不禁感到好奇。以往我所遇到的朋友都有在看書,只是聊天時不會刻意聊到閱讀的事情,只有在聊到同樣喜好的書籍時才知道,原來他也有看過。

不過出社會才發現真的滿少人看書的呢。調查了一下周遭同事的閱讀習慣,看書的比例不高,平均一個月有看到一本就算了不起了呢~其餘時間可能在加強職場訓練,所以都看工具書吧~

前陣子看到一個遠見雜誌的調查數據,我附加了一些自己由數據得來的想法
如下:

圖片來自:http://lokwan.promobook.net/

話說我看書的朋友,也漸漸的變少了。
開始上班後,不知是看書的時間變少,還是喜歡看的書在周遭的朋友間根本無用,很少人跟我聊他最近看了什麼作品而感動雀躍,有時候也覺知音難尋,不知是該窩在自己世界中看書,還是出去看看書局的人都在唸什麼書。

 

即將要被改拍成電影了!!!!真是令人驚詫!
新聞: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5/3/20/n857307.htm
===============內文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一部根據日本暢銷小說作家村上龍代表作改編的驚悚片《寄物櫃裡的嬰孩》(Coin Locker Babies)將請來淺野忠信、方.基默、麗芙.泰勒、阿西婭.阿珍托和文森特.加洛主演,並由大名鼎鼎的搖滾教父約翰列儂的兒子肖恩.列儂(Sean Lennon)出任編劇及製片人,給 Low Reed拍過MTV的米歇爾.西維塔(Michele Civetta)執導。

會發現到這本漫畫是欣欣介紹的,記得某天下午我跟他突然間的想看這本漫畫,於是走遍了楠梓區的所有漫畫店,從順時鐘的方向延著市區的漫畫店,一家一家的問,多數的漫畫店工讀生不是沒看過,就是找不到,我們最後到了楠梓最後一家漫畫店,當時抱著,再找不到就到高雄市!!!問了老闆,老闆抓了一下頭髮說『喔…好像有喔…但要找一下…』。就看他翻箱倒櫃,感覺好像把陳年封存或是沒人看的漫畫翻了出來,終於找到它了,但老闆因這套漫畫不多人看,所以只訂到第八集就不續訂了。我跟欣欣懷抱著感恩的心,果然,有努力就有成果(是用在這嗎?!)滿足的回去邊看它邊大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