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留著大鬍子,神情嚴肅又溫和,如同一個親和的朋友,大家都叫他切,而他不管到哪,碰到人民一定是親身接觸,而且握著他們的手,問侯著『你好,我叫切,你呢?』
這是 28 歲的奮鬥給我的感覺,片中穿插著他後來在聯合國會議上的演講及美國記者訪問他時,他的回應。那些黑白的片段雖然是後來拍攝卻顯得很真實,彷彿他就是這樣坐著,嘴著煙斗,說著那些話語。
『革命最重要的是愛,對正義的愛、對人性的愛…』
因為愛,格瓦拉離開了他的家鄉,那個當時算是優渥的中產家庭,父親是醫生的他,也承續了父親的職業學醫。
因為對正義的愛,他旅行時與好友走訪南美洲各個麻瘋醫院,對這些病人遭受不平等的待遇感到要對社會改革對的熱切。
因為對人性的愛,他看到了印加民族在被侵入時的高貴及那些遠古遺跡而感動。
格瓦拉在當世已不存在了,但一個人的精神如何永留世間,比肉體存在時的感動還漫長,這是目前普世社會無法想像的。而長久以來在資本主義社會長大的我們,個人的成就已被教育成比大眾的成就還高,是否這樣就是目前的成功模式了?我不知道,但努力賺錢想溫飽三餐的我們,如何去了解聖人的成就不在這些工作生活裡,而在犧牲、貢戲、救民族。
學醫又搞革命的人,讓我想到了國父,也許在當世只有學醫的人才會有救世的想法,跟具備高知識吧!
Latest posts by cloud (see all)
- 谷關溫泉騎馬之旅 - 2024-08-16
- 用 Notion 來回顧一整年的看劇活動 - 2024-01-01
- 如何用 Notion 來規畫新的一年,即將到來的大日子 - 2024-01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