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天預計要在京都市環區一圈,但後來行程調整改成先至仁和跟龍安室後,再到金閣寺,接著到北野天滿宮後再到二條城,途中下車至晴明神社,接著再到永觀堂看夜楓。不巧的是這天後半天下起雨,天氣不太好。然後我因為這樣而感冒了。



龍安寺最有名的就是這個3、5、7佈置的石庭,據說是看起來最舒服的石庭規劃,任何一個角度都看不到所有的石頭,而在庭園觀看時,簡介上歡迎你冥想,希望可以從石庭中得到一些明示。不過心情燥動的我興奮的不得了,所以看不出什麼。只覺得石庭看不到所有石頭很神祕這樣。


接著到仁和寺,很大的寺廟,入口處發現原來這裡的御室櫻非常有名,也很大片,希望有天可以來這邊看櫻花。入園很大,走一段路才看到具備象徵性的塔,塔非常的高,前方的楓葉也都已見頃,有些甚至已經落葉了。拍了幾張照片我們就離開了,這天穿了個很不合腳的鞋子所以超痛,不怎麼驚人的寺廟基本上都走馬看花

走完仁和寺,搭同樣的公車前往金閣寺,沒想到人群非常的多,大多是團客跟陸客,走到裡面要能夠拍張好的照片非常困難,本來卡了一個點,等旁邊的女生拍完等超久,於是乎有點不爽的只好後往後面走。下回知道這裡開門時間就要衝了,不要等了。





逛了一圈金閣寺後,在門口吃了一隻冰跟團子就離開了,有點小可惜是沒能好好意會它的美,進去時有聽到一位陸客說『大家怎麼只知道拍照,沒人欣賞啦!』覺得說得很有道理,相機被發明後,甚至是被廣為利用後,取得的方式太容易了,太多人會用打卡來個『到此一遊』的記錄,卻忘了怎麼去欣賞它,去體會它,去想像以前的人,在蓋這座金閣寺時的心情,還有作者為何描述它…
總之就是一個速時年代的無奈…
在等待公車時發現,自己站錯位子,問了熱心的公車亭老伯伯才發現要再往前,於是乎就再往前一條路去等,人也超級多的,真不知今天是什麼日子可以一堆人,學生、觀光客、團客等等都出現了。
接著前往一條烏龍麵的店,原本預計吃鳥岩樓,但上回聽到阿慧說,老闆說了一聲『不知為何我的店幾乎都台灣人』在下就想說換個店好了,畢竟你還是想感受日本風味十足的 fu, 不然周遭都台灣人去,有點不新鮮了 哈。

於是找到旅遊書上有介紹的這間極粗烏龍麵,據說一碗裡只有一條麵,極粗極長,但因為製程的關係好像改成兩條了,也好啦,一條真的好難夾,在拍這張照片時,一位日本婆婆覺得很好玩,不知跟我說了些什麼我聽不懂,跟他表示我從台灣來的,他就笑笑的點頭而已(應該是他聽不懂英文)不過就是覺得我們很可愛的意思吧!哈

然後下個霎間麵就滑下去了!
吃完很滿足的離開店後,我們在隔壁的小店,我看到一個婆婆在店裡顧店,覺得他很可愛,於是捧場一下買了個茶,不知是什麼茶,但味道跟進去所有餐廳,提供餐前茶的味道是一樣的,有京都的感覺,於是就買了。100 g 才 300元,可以泡很久,期待中…


搭到北野天滿宮時總算可以喘口氣,門口有寫紅葉狀況三分而已,但已經過來了無法取消行程,取消也覺得可惜就進去了,門票不便宜但可以換一份甜點,所以還是進去了,至少有甜點可以吃。
雖然都是綠葉但真的滿美的,如果整片都有紅葉時一定很壯觀!在御土居的茶店換了甜點邊欣賞未發的綠邊邊吃甜點,其實很享受吶!吃完時也買了回去,想說把這小小的心情分享給還在台灣的朋友。




結束了北野天滿宮,接著前往晴明神社,看到晴明就忍不住要喊「臨兵鬥陣者皆陣列在前」這些法術的咒語,哈哈。五芒星是晴明的代表,深具特別的意思,而臨近北野天滿宮與晴明神社的位置還有著妖怪街,當然也是有去小逛一下。還在妖怪街買了一些土產。然後再往前走到大將軍神社,忍不住又想到成步堂龍一 (喂!


結束後才坐公車到二條城,中間其實在差一站而已,但走路又太遠,是個走路跟坐車尷尬的地點,總之還是等公車了,而且時間很 rush 的快接近窗口關門時間的四點,害我好忐忑。3:58分前下車,一整個用衝的到票口,其實也不用緊張,因為超級多人還要買票,明明這時間已經晚了加上又下雨了。


進去後有個和室的展覽也可以進去,但實際上是時間已到關門時間,門口的守衛看我們只有兩個人就放行讓我們進去。裡頭因為下雨好暗,但還是可以靠著微弱的光線看到有很美麗的屏風,這整區只是將軍招街來見客的客人的守候室就這麼大,所以光是將軍府就大到不可思議啦!
逛完了和室後再去逛庭院,整個真的滿大的,往前走還可以走到二條城過去天守閣的舊址,現在已經沒了只剩個平台,但爬上平台可以鳥看到京都城。看得到許多的銀杏與楓葉覺得真棒。不過下雨實在讓整個天氣很差又昏暗。草草結束加上二條城在趕人了,我們就離開了。
離開時看到許多人在排隊,原來二條城也有晚上的節目,一種很艷麗的燈光秀。但今晚是預計要看永觀堂的夜楓所以就離開了。
到了永觀堂,明明就還沒開始賣晚上的票,竟然已經排隊排到停車場去了,等了許久後總算買到票進去,非常的美麗耶!白天的楓葉在燈光的照耀下竟變得如此艷麗,紅的更紅,橘的更橘,果然是被票選必看景點之一,加上楓葉的點都很密集,幾乎是片都可以看得到。院方限制不准用三腳架,我覺得這點真的不錯,反觀台灣一個小小的松蘆被擠了一堆攝影團體,遊客走進去還會被攝影人罵,真的很不可恥,如果永觀堂可以讓你用三腳架的話,就一堆攝影的人在那邊卡位,影響觀楓品質了。






看了京都的紅葉,真的發現台灣人在拍那個楓葉不知在拍啥意思的,不過就這麼小小一片而已,放眼忘去京都這麼多的地點,然後這麼大一片,大家又有禮貌守序,不像台灣的觀光客會去採技、卡位等等不禮的行為,這裡的人很彼此尊重。
真的是國內的攝影團隊要學習的地方,差太多啦!還有觀光客要學的地方。
- 谷關溫泉騎馬之旅 - 2024-08-16
- 用 Notion 來回顧一整年的看劇活動 - 2024-01-01
- 如何用 Notion 來規畫新的一年,即將到來的大日子 - 2024-01-01